|
|
|
|
 |
|
 |
周俊勳等12人回歸棋院
|
臺灣圍棋人希望在廣州亞運會獲佳績
|
|
|
 2009年9月28日,因1年7個月前未在臺灣棋院同意書上簽字,被臺灣棋院禁賽5年的周俊勳九段等12名職業棋士回到了臺灣棋院,他們已在新同意書上簽字。在離開臺灣棋院1年7個月後,他們重返臺灣棋院。
1年前,臺灣棋王周俊勳九段被臺灣棋院要求在同意書上簽名,否則將處以禁賽極刑。但周俊勳等12名棋手不能全部接受同意書中的條款,“本院棋士未經本院同意,不得以業餘資格參與各種比賽。”、“本院棋士未經本院同意,不得參加非本院所舉辦的比賽。”、“本院棋士參加非本院所舉辦的比賽,獲得前四名,應將前四名所得獎金的百分之十回饋本院。”等條款可謂是矛盾集中所在,雙方無法妥協。 對於周俊勳這樣的職業高段棋手來說,他不僅參加臺灣棋院舉辦的比賽,他還要參加應昌期教育基金會等機構舉辦的比賽。目前,春蘭杯、LG杯等世界職業圍棋大賽分配給臺灣的參賽名額均按照傳統,交予應昌期基金會支配,應氏基金會名下的應氏杯就更不在話下。僅僅這一條,就讓周俊勳無法接受。
臺灣棋院全名“臺灣棋院文化基金會”,成立於2000年3月4日,由中環公司及其董事長翁明顯獨自提供資助。自創辦至今,臺灣棋院共創辦天元、王座、國手、中環杯、愛心杯、東鋼杯、新人王等職業頭銜戰。與此同時,臺灣棋院還在島內進行普及圍棋等活動。 但臺灣棋界不大,山頭卻不少。應氏教育圍棋基金會、臺灣棋院和海峰棋院三足鼎立,各自舉辦比賽,吸納職業棋手。類似應氏杯、春蘭杯、LG杯、富士通杯為如何給臺灣棋界分配名額頗費腦筋,春蘭杯、LG杯延續傳統,繼續將參賽名額交給應氏圍棋基金會,富士通杯則讓應氏圍棋基金會和臺灣棋院各出一個參賽人選,然後進行決戰,勝者入選。三星杯之前從未給臺灣棋界以參賽名額,09年心血來潮,決定給臺灣一個直接參賽名額,主辦方為了避免麻煩,乾脆指定周俊勳九段參賽。
正如周俊勳所言,臺灣棋界從來不缺有心、有錢的支持者,像應氏基金會的應昌期、應明皓父子,臺灣棋院董事長翁明顯、海峰棋院董事長林文伯,都是富甲一方的圍棋熱心人。但這麼多年來,臺灣棋界卻從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權威組織,來整合島內圍棋資源,使得臺灣儘快成為棋界名副其實的“第四極”。
周俊勳等12名職業棋士離開臺灣棋院之舉堪稱雙敗,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均無收穫。一些有識之士在兩者之間進行斡旋,化解矛盾,他們中說話最具分量的就是著名棋手林海峰九段的親家、矽品集團董事長林文伯。林文伯創辦了海峰棋院,總投入逐年增加,他還有意贊助一項世界性圍棋大賽。由他來出面做說服化解工作,可以說合適不過。
更重要的是,林文伯從2010年起將出任臺灣棋院董事,海峰棋院以後會成為臺灣棋院的協助機構。據周俊勳透露,林文伯有意協助翁明顯,將臺灣棋院整合為真正意義上的“臺灣棋院”。
正是在這種背景下,翁明顯同意修改同意書部分內容,做出讓步姿態。修改後的同意書主要內容包括:臺灣棋院董事會之下,棋士會和秘書長平行,各項比賽賽制等重要決策交給棋士會討論,以後所有決策來自董事會,秘書長無權決定。一句話,修改後的同意書提高了棋士會的權利,周俊勳等職業棋士可以通過棋士會參與決策。
無論是翁明顯、林文伯,還是周俊勳本人,都迫切希望能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圍棋比賽中取得佳績,這大概也是他們加快整合步伐的一個因素。
|
|
|
|
|
|
|